据法新社柏林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12日排除了“在不远的将来”恢复与伊朗达成核协议的可能性。朔尔茨做出这一消极言论正值以色列总理拉皮德访问该国期间。报道称,朔尔茨在柏林与以色列领导人一起时说,他对伊朗尚未对欧洲人的提议作出积极回应表示遗憾。他说:“事实上,伊朗现在没有理由不同意这些提议。但我们必须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拉皮德...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黑客袭击增多和索赔激增,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保费出现大幅上涨。据全球保险经纪公司达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说,过去3年来,平均每年用于网络安全的保费翻了一番。另一家经纪公司霍南集团指出,保费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80%,而前两年每年的涨幅均为20%。报道称,保费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与勒索软件相关的索赔数量和金...
据法新社伦敦11日报道,英国很多报纸11日在头版发表了关于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以及他们的妻子凯特和梅根意外重聚的文章。报道称,四人抛开隔阂、一同在温莎堡外查看民众为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摆放鲜花的照片,出现在当天多家报纸的封面上。英国《镜报》的标题是“为奶奶重聚”,《每日电讯报》的标题是“悲伤中的重聚”,而《太阳报》以“一切为了纪念”为标题。英国威廉王子和哈里王...
据台湾《自由时报》网站9月4日报道,强台风“轩岚诺”暴风圈已经脱离台湾本岛,4日下午2点以每小时17转22公里速度朝韩国南方海面接近,但仍对台湾东北部海面以及北部海面构成威胁,台当局气象部门持续对15个县市发布豪大雨特报,尤其新竹、苗栗、南投、台北山区可能有大豪雨发生。报道称,台当局气象部门观测,4日截至下午2点半,过去24小时累积雨量最高为新竹县尖石乡玉峰...
据韩联社9月1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韩国8月贸易逆差逼近100亿美元大关,创下开始相关统计66年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韩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6.6%,为566.7亿美元,进口大增28.2%,为661.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94.8亿美元。这是韩国贸易收支时隔14年连续5个月保持逆差,其主因是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推高进口成本,使得进口额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波兰估计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波兰造成6.2万亿兹罗提(约合1.3万亿美元)的损失,华沙将正式向德国要求赔偿。德国外交部回应说,二战赔偿问题已经结束。报道称,波兰执政的法律与公正党领导人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9月1日在记者会上说:“所提出的数额是以最有限、最保守的方法计算出来,有可能会增加。”报道还称,这一新的估计数字高于2019...
台湾中时新闻网8月30日发表文章称,柬埔寨事件令民进党在国际出丑。文章称,台湾民众遭遇诈欺、人口贩运事件持续延烧。中国驻柬埔寨使馆称,曾收到10余份台湾民众以电话、邮件等方式发来的求助信息。外交部发言人亦表示,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收到20多名台湾同胞的求助信息,已经协助柬方成功解救部分人员。柬埔寨2019年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强调“台湾只是...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5日发表题为《为什么印度在自由贸易协议问题上180度大转弯》的文章,作者是尼基尔·伊纳姆达尔。文章认为,印度这次的做法是与欧盟达成一个“公平和平衡的”自由贸易协定,实现经济体互补,更多地关注合作。但实现这种平衡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全文摘编如下:印度十年来一直对自由贸易协议持怀疑态度,但现在印度开始与很多国家签署一系列新协议,旨在降低...
德国《商报》网站8月24日刊登题为《北京哪些地方比柏林先进》的文章,通过对比,记者讲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强大和便利性。全文编译如下:当我时隔三年再次在德国购物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售货员问我,用信用卡还是现金支付?我回答,用卡。然后我把信用卡放上读卡器,搞定。我甚至不需要输入密码,而且这只是一笔几欧元(1欧元约合6.85元人民币——本网注)的款项。在咖啡厅、餐馆...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26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近期表示,欧洲正在经历近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这或席卷欧盟64%的地区。报道称,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气候实验室主任弗拉基米尔·谢苗诺夫指出,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欧洲当前遭遇最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在这片大陆上空徘徊的反气旋。在夏季,这种气候现象一贯导致分布不均的异常热浪。这就是为何俄罗斯8月没有出现欧盟...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网站报道,巴基斯坦政府25日正式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称持续不断的季风性降雨是一场“气候导致的空前人道主义灾难”。暴雨引发的洪灾迄今已造成937人死亡,包括343名儿童。报道称,从巴基斯坦国家灾难管理局收集的最新数据看,巴基斯坦信德省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从6月14日至今,该省已有306人死于洪水和与降雨有关的事故。俾路支省报告234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6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即使人类实现气候减排目标,到2100年,热带地区仍有数百万人可能有半年时间暴露在危险的高温中。报道援引法新社消息称,研究显示,人类极有可能无法实现所定下的减排目标,到本世纪末,热带地区的人口有大部分时间将生活在危害健康的高温天气中。报道称,若排放不受控制,这些地区的大批人口可能面临极端高温的“噩梦”...